大宗交易市场
物业成交金额创新高,工改项目成交井喷
2016年深圳大宗交易面积共计94万平方米,其中工改项目成交占比46%,共计38万平方米。其中原因主要是工业型项目产权关系简单,成为开发商在深圳土地供应稀缺的情况下获取土地的重要途径。
大宗写字楼交易方面,2016年共录得11宗写字楼交易项目,主要以一手写字楼项目为主,自用型买家居多。
展望2017年,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等因素令海外投资吸引力增加,而市场上可购买的优质物业紧缺,以及面临来自本地投资者及自用型买家的竞争的挑战依将存在。但得益于深圳产业结构的发展前景、政策利好以及对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信心,虽然随着新增供应入市,租金上涨趋缓,致回报率难以提升,但投资者仍看好市场,投资需求较为稳定。
CBRE华南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资深董事裴信树表示:“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投资回报率是偏低的。但随着深圳经济发展,以本地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金融企业为两大需求支柱,整体写字楼市场长期被看好。而写字楼物业因运营较为简单、主要依赖物业管理及租务团队实现稳定的租金收入及资本增值,预计仍然是未来大宗交易的热点。”
工业物流市场
供不应求持续,贸易及转租需求扩张
2016全年仅有一个项目入市,带来约9万平方米新增供应。而来自电商、零售、第三方物流及出口贸易类的需求持续增长,再加上部分项目因功能转型或城市更新原因退出市场,令现有的整体市场有效供应变得更少,加剧了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总体来看,整体市场供应的减少以及多样化新增需求的增长,共同推动物流市场的租金稳步上涨。同时,因市场供应紧缺,部分仓储设施需求只能外溢至深圳周边地区,如东莞和惠州。
2017年将有23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入市,但依然不能扭转整个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物流市场租金和空置率均将表现较好。
来源:世邦魏理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