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考虑与商业地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以及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0个指标,分别从人口因子和经济因子两方面衡量城市基本面,从而衡量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的城市基本面投资价值。
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的城市基本面投资价值指标
其次,我们选取3个反映商业地产供求关系的指标,从市场特征方面来衡量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供需状况,明确从市场供需的角度这些城市是否值得进行投资。
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的市场供需基本面投资价值指标
其中,从35个大中城市人均商业面积来看,19个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经面临饱和或过剩的状态,已经占据35个大中城市半数以上。
#p#分页符#e#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从国内来看,如果一个城市人均商业面积超过1.5平方米,也就意味着城市的商业地产供应面积已明显出现过剩现象,而这样的城市在35个大中城市当中不在少数。比如银川、呼和浩特、沈阳成为35大中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在4平方米以上,成为35大中城市人均商业面积最高的三个城市。此外,天津、重庆、杭州、南京、成都、大连、厦门、宁波、青岛、合肥、长春、哈尔滨、贵阳、长沙、南宁、昆明等16个城市人均商业面积超过1.5平方米。目前,19个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经面临饱和或过剩的状态,已经占据35个大中城市半数以上。
而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看,由于其常住人口数量庞大,商业地产市场需求也相当强劲,至今为止,总体上仍然没有系统性的供应过剩的市场风险。但是,一线城市距离城市人均商业面积1.5平方米的警戒值也不太遥远,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一线城市、其他二线城市目前商业地产没有系统性的供应过剩的市场风险,也应该提早防范商业地产供应过剩的风险。
从目前商业地产已经面临饱和或过剩的状态的原因来看,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主要为城镇化与企业转型两方面,具体来讲:
第一、在城镇化过程中,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及商业环境不断升级是主因。这些规划涉及新的城市副中心、新兴商圈、区域合并、原有城市区域功能升级等诸多方面,这些规划将直接导致社会及经济资源向这些区域集合,也就直接导致中国城市商业地产开发快速的发展,导致整体市场接近饱和或局部过剩;
第二、在当前住宅市场限购的市场背景下,众多房企将视线转移到商业地产,开始谋求战略转型,一定意义上也导致商业地产开发群起而上,导致商业地产开发面临同质化,供应过剩的风险。尽管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企业是试图通过战略调整与转型,实现其整个企业体系内部现金流结构中投资商业地产的资金与投资住宅地产、其他产业的资金可以互动,并且这两者之间能够实现良好互补,但是,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看,就会面临总体上商业地产开发同质化与供应过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