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企业的利润率也随之走低,目前标杆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基本在13%,甚至个别项目以10%的净利润率维持开发。这对于房企来讲,区域或城市布局策略将直接影
#p#分页符#e#
从35个大中城市写字楼市场供需比来看,短期内来看,不少城市仍然面临供应量偏大的市场风险,会影响到这些城市写字楼物业的投资价值。比如西宁、海口、银川、大连、乌鲁木齐、天津、济南、兰州等8个城市新开工面积远超出市场去化能力,平均去化周期达到5年以上,甚至个别城市写字楼物业可供市场去化10年以上,比如西宁、海口。
从上述城市写字楼市场已经面临饱和或过剩的状态的原因来看,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主要为城镇化与企业转型两方面,具体来讲:
第一、在城镇化过程中,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及办公环境不断升级是主因。这些规划涉及新的城市副中心、新兴商圈、区域合并、原有城市区域功能升级等诸多方面,这些规划将直接导致社会及经济资源向这些区域集合,也就直接导致中国城市写字楼开发快速的发展,导致整体市场接近饱和或局部过剩;
第二、在当前住宅市场限购的市场背景下,众多房企将视线转移到商办物业开发,开始谋求战略转型,一定意义上也导致商办物业开发群起而上,导致写字楼开发面临同质化,供应过剩的风险。尽管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企业是试图通过战略调整与转型,实现其整个企业体系内部现金流结构中投资商办物业的资金与投资住宅地产、其他产业的资金可以互动,并且这两者之间能够实现良好互补,但是,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看,就会面临总体上写字楼市场开发同质化与供应过剩的风险。
第三、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写字楼物业需求大增,但开发体量已经超出第三产业增长带来实际需求。
#p#分页符#e#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0%,比上年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比重基本持平,而第三产业比重则明显提高,达到4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这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而写字楼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促使写字楼物业需求大增,但是,目前写字楼项目的开发体量已经超出第三产业增长带来实际需求,此时,从写字楼市场表现来看,部分城市已面临饱和或过剩状态,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城市新城、新区或部分郊区写字楼物业来讲,由于开发体量过大,空置现象比较严重,短期内给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去化压力。
因此,从上述角度分析来看,我们也不难理解部分城市开始发布政策,提前预警和调整商办综合体的开发风险。比如今年年初苏州市就出台商业地产“限售”和禁止售后包租”政策,防范在商业地产领域出现企业或项目经营风险;2014年6月,杭州也将对商业综合体布局的问题区域进行差别化调整,部分区域将严格控制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开发。而这两次政策的出台为近期地方政府发布的政策之中首次提到“规避商业地产投资风险”的要求。